他山之石

赵勇 吴艳: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

时间:2023-09-27浏览: 设置

赵勇 吴艳: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

[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塑造了一大批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这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彰显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肯定。延安时期劳模的产生经历了由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的普通群众发展为地方性模范人物再发展为全社会的劳模的过程,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内在逻辑理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取得了巨大成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延安时期;劳模;形象塑造;意识形态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1]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工作。劳模形象的塑造贯穿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时期,是党的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塑造了一大批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以下统称“劳模”),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image.png

△北京故宫全景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缘起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既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战略需求,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更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实践要求。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有其历史的需求和现实的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何以必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是党领导革命斗争、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及推进党自身建设的需要,是历史必然性、实践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的有机统一。

从历史逻辑来看,塑造劳模形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劳动”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范畴和核心概念,马克思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2]313。延安时期是中国各党派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关键期。此时中国共产党不仅肩负着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任务,还肩负着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任务。这一时期,“劳动下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劳动观念滋生蔓延,对人们的现实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必须对这些消极、愚昧、落后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及行为方式进行全面变革和破除,建立起符合新社会要求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在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条件下,如何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重要时代课题。在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在于理论书籍的出版传播,更为重要的是让群众在日常实践中认知、感触、体验理论的力量。塑造劳模形象正是中国共产党以鲜活榜样直接让群众感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中国共产党政策主张及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方式。

从理论逻辑来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287。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之后便一直致力于组织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群众活动的组织开展并不十分容易。1937年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指出:“现在的统一战线事实上还停止在两个党的范围之内,广大的工人、农民、兵士、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许多爱国同胞还没有被唤起,还没有被发动,还没有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这是目前的最严重的情形……影响到前线不能打胜仗。”[4]366要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就必须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不断汇聚人民的磅礴伟力,共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正是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意识、实现将广大群众组织起来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群众的重要手段。

从实践逻辑来看,塑造劳模形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客观要求。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形势的发展面临诸多新变化,党的使命担当面临全新要求。一方面,陕北一带地理条件较为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群众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人民群众不仅要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还要保证军队的粮食供给,特别是遭遇了连续的自然灾害后,军民生活陷入了十分艰难的境地。另一方面,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社会广泛存在,造成了军民思想不同程度上的混乱,党群关系面临着严峻考验。毛泽东指出:“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4]360在这样的条件下,塑造劳模形象成为中国共产党激发民众新的内生力量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党全军全民思想、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的现实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何以可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具备了必要的力量保证、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

从领导力量来  看,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集体为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5]309直到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初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集体。此后,这一领导集体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并日益走向成熟,为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树立典型的历史实践为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重要经验。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便进行了树立典型人物和创造模范集体的实践探索。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颁布的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中明确提出:“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6]361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土地法》中进一步提出:“在某种情形之下,得将分配不完的部分,建设模范农场。”[6]4171934年,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召开了苏区妇女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毛泽东亲自给学习犁田、耙田的妇女劳动模范各发了一条围裙和一顶竹笠作为奖励,竹笠上印有“劳动模范妇女”几个大字,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使用“劳动模范”这一称谓来称呼在生产建设中表现突出、成绩卓越的劳动者①。虽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还未系统展开,但党对树立典型人物和创造模范集体的实践为延安时期劳模形象的塑造提供了重要历史经验。

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的调整、转变为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唤醒了众多农民,但由于党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侵犯了大量富农和部分中农的利益,不利于汇聚起各方力量共同进行革命斗争。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随即做出了改变对付富农策略的决定,纠正了党在土地政策中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乡村中实行平分一切土地时,富农有与贫农中农分得同等土地之权。”[7]6121936年,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停止没收开明绅士土地的决定。1937年2月,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停止没收地主一切土地的政策,“减租减息”成为中国共产党处理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减息”政策兼顾了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生产劳动和革命斗争的积极性,为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重要动力支持。

image.png


△故宫雪景



二、延安时期劳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劳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与时代的选择。延安时期劳模的产生经历了由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的普通群众发展为地方性模范人物再发展为全社会的劳模的过程,主要包括萌芽与产生、形成与发展、成熟与定型、劳模效应的集聚与扩散四个阶段。

(一)塑造劳模的萌芽与产生:地方性模范人物的出现

1935年10月到1937年是劳模的萌芽和产生阶段。这一阶段,随着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政策尤其是对土地政策的调整,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边区各革命根据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生产劳动的模范人物。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指出,“过去田归苏维埃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的空气十分浓厚,并且四五次分了又分使得农民感觉田不是他自己的,自己没有权来支配,因此不安心耕田”[8]90。因而后来提出“将田分定”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以后,在深刻分析革命形势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转变了对中间阶层的态度,开始在各革命根据地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实现从“工农共和国”口号向“人民共和国”口号的转变,为争取和团结中间力量创造了重要条件。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正式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会议指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改变对待富农的政策。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之部分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7]611-612此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逐渐由“打土豪,分田地”向“减租减息”发展。毛泽东认为,抗日运动的有效展开必须同时实现被压迫农民的解放和劳动者利益的保护[9]410。基于这种认识,党在调整劳资关系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工人权利和改善工人待遇的办法,既提高了广大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工人群体通过劳动逐渐改善了物质生活,也兼顾了雇主和资本家的合法利益,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且特别擅长劳动的一部分工农群众在实践中逐步发展为上传下达的掌握话语权的人物,地方性模范人物由此产生,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重要资源。

(二)塑造劳模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模范人物的宣传

1938年到1943年是劳模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发展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有效动员军民参与生产劳动,中国共产党开始有策略地进行模范人物的宣传,广泛宣扬地方性模范人物的劳动事迹和劳动态度。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延安时期劳模的雏形得以形成。

自1938年始,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对生产积极分子的奖励和宣传,还相继举办了以工业和农业为主题的制造品竞赛展览会。1939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号召边区军民开展以农业为主的生产运动。为了动员群众响应中央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陕甘宁边区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产运动奖励条例》等生产奖励条例,为培养造就更多劳模和劳模评选表彰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大量模范人物涌现以后,党中央及时总结奖励生产的基本经验,在各领域树立模范人物并把这些模范人物当成典型进行宣传和推广。召开表彰大会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高劳模政治地位和扩大劳模影响力的重要方式。1943年底,边区第一届劳模表彰大会顺利召开,出席此次大会的都是各区劳模的代表。会上由中央领导人亲自为劳模颁发物质奖励,授予奖章、奖状、奖旗、题词等劳模荣誉,这宣传、鼓舞了劳模群体,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劳模的培养和塑造实现了新发展。

(三)塑造劳模的成熟与定型:社会性模范人物的确立

1944年到1948年是延安时期劳模的成熟与定型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完善劳模评选表彰制度、创新劳模宣传方式等全面提高了劳模群体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对劳模的培养和宣传逐渐从物质生产劳动推广到文化、政治、军事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之中。劳模的培养塑造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延安时期的劳模得以逐渐成熟和定型。

1944年7月,边区政府在《关于今冬召开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及生产展览会的决定》中总结了1943年劳模表彰大会的经验,完善了劳模评选、表彰的相关制度。1944年9月,边区政府颁布《关于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选举与奖励办法的决定》,对劳模选举的标准和劳模奖励的办法及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肯定进行劳模选举和奖励于边区生产发展和各项建设的积极意义和作用。1944年底到1945年初,边区第二届劳模表彰大会顺利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讲话,明确指出劳模具有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这标志着延安时期劳模的成熟与定型。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劳模的培养和塑造进一步展开。为支持人民军队前线作战,中国共产党塑造了大量支前劳模。此外,由于接管大城市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在新解放的城市中树立工业劳模以调动工人群体的生产积极性,还树立了一批学习掌握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劳模。总之,这一时期产生的劳模基本是全边区各行各业的代表性人物,为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劳模效应的集聚与扩散:模范人物的再生产

模范人物的再生产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塑造劳模和发挥劳模形象塑造功能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劳模群体的带动下,广大群众纷纷以劳模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要求,大量群众在实践中成了新的劳模,这便是模范人物的再生产过程。从形式上看,模范人物的再生产开始于劳模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在劳模的成熟与定型阶段得到全面展开。实际上,在地方性模范人物产生以后,群众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些模范人物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模范人物的再生产贯穿了劳模生成发展的整个过程。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和塑造劳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宣传劳模的事迹和劳动态度影响群众,提高群众参与生产劳动和各项建设的积极性,造就更多满足革命需要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新人。因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本质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党的理论主张影响民众,从而实现对民众价值观念的更新和重塑。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劳模的运动,如“吴满有运动”“赵占魁运动”“甄荣典运动”等,在各行各业培养造就了大批劳模。通过政府号召、报纸宣传和劳模带动,劳模的“扩散”和“集聚”效应不断得到凸显,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得到广泛传播,一大批符合中国共产党预期的社会新人迅速产生并成长起来,在社会范围实现了劳模的再生产。

image.png

△故宫雪景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逻辑理路

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基本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塑造劳模形象造就了一大批新社会的劳模,实现了对广大军民意识形态的重塑和巩固。以下通过着重分析意识形态、生产运动、制度建构和实现路径等影响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主要因素,呈现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逻辑理路。

(一)价值观念:党政军民意识形态的重塑

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及其功能的发挥是建立在价值观念、群众动员和制度建构的基础之上的。其中,价值观念的塑造为组织动员群众和建构相关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意识形态支撑,是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根本价值遵循。

意识形态是规范个体行为方式和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工具,劳模形象的塑造受到作为观念体系的意识形态的引领与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是劳模价值观念的来源和基础,并在劳模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和巩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塑造劳模形象为党自身和党领导下的军队及民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在塑造劳模形象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人的改造。具体来说,劳模形象的塑造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强化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促使个体在一种新旧交替的变化和落差中催生自我改造的动力,从而实现对个体意识形态的重塑。在政治策略方面,通过开展大生产运动、劳模运动、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等进行动员,激发军民参与革命事业和生产建设的热情,并在“运动”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策主张;在制度建设方面,探索劳模评选、表彰的相关制度,并注重以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来规范和约束民众的基本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实现路径方面,通过劳模故事的讲述来刻画和宣传劳模形象,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价值观念,构建起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认同。这三种方式共同作用于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实践中,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对个体和群体意识形态的重构和巩固。

(二)生产运动:组织动员广大军民的策略

延安时期,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更好地组织动员群众参与革命事业及各项建设,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在职干部学习运动、党史学习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劳模运动、土地制度改革运动、整党运动、整军运动等集群众性与政治性于一体的运动,以群众性运动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不仅有效动员了广大军民参与到为建立新社会而奋斗的革命实践中来,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进程。其中,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对劳模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劳模是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的重要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奖励生产、组织起来,公私兼顾及其他经济政策的结果,是整顿“三风”和改造思想作风的结果[10]208。

以生产运动为例,大生产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边区军民共同参与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本质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各级政府及党领导下的军队与边区民众在政权运行中的互动关系。大生产运动对塑造劳模形象有着破和立的双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和深入破除了旧思想对人们的束缚,在更新人们价值观念的同时也重构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秩序,造就了一大批新社会的劳模和劳动者,为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重要资源。二是大生产运动推动了劳模评选、表彰制度化的进程,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劳模评选、表彰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重要政治资源和实践经验。三是大生产运动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参与向自下而上的群众性运动转变的历程,实现了人民群众由宣传对象向宣传主体的转变,为构建广大军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伴随着大生产运动的深入推进,边区军民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和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为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提供了重要资源,而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又促进了大生产运动的全面展开。在劳模形象的塑造与大生产运动的互动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建立起了劳模评选、表彰的相关制度。这对规范民众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作用,为培养、塑造更多劳模创造了条件,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进程。

(三)制度建构:劳模评选、表彰制度的探索

制度建构与塑造劳模形象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生产奖励条例,并以此为基础对劳模的标准、劳模选举的办法、劳模表彰的形式和劳模奖励的内容等做了细致规定,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劳模评选、表彰制度体系。

其一,劳模标准方面,延安时期劳模的标准经历了由注重物质生产劳动到思想觉悟与生产劳动并重的过程。中共中央众多关于劳模的通知、命令和文件中对劳模的具体标准虽有差异但有共性可循:一是当选劳模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和较强的生产能力。劳动英雄须是“对于生产运动有特殊成绩者”[11]201,模范工作者须是“对于督导民众生产运动有特殊成绩者”[11]202。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劳模不仅要“积极生产,成绩突出”,还须“推动他人生产,并获有成绩”;领导或管理生产事业的模范干部须是管理生产认真负责、具备领导能力和“积极参加生产、学习,并有创造”之人[12]361。二是当选劳模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较强的学习能力。除了生产成果以外,劳模还须“热爱边区,在抗战负担上起模范作用”[12]78,有“值得为群众学习的优良成绩和特点”,并“为附近乡村群众中所拥护爱戴”12]174,“恪守法令政策,拥护政府和军队”[12]361。

其二,劳模选举方面,延安时期劳模的评选经历了由个体向集体、由局部地区到全边区各革命根据地再到抗战大后方、由中央和政府指定到群众进行选举的过程。劳模的选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模代表大会为例,1943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劳模表彰大会筹备委员会;1943年10月5日,边区政府发布《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及其代表的选举办法》(以下简称《选举办法》),对农村、部队、工厂、合作社以及机关单位的劳模选举做了具体要求;1943年10月到11月上旬,各地根据《选举办法》提出的劳模标准相继选举并召集分区劳模大会,确定了出席全边区劳模代表大会的最终人选;1943年11月26日,全边区劳模代表大会顺利开幕,各地共有185名劳模代表出席。经过严格筛选,此次劳模表彰大会的代表基本符合中国共产党对劳模的预期设想。

其三,劳模表彰奖励方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的表彰奖励经历了由小范围的通报表扬到社会性的表彰大会、由注重物质奖励到物质奖励与名誉奖励并重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陕甘宁边区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产运动奖励条例》《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调查历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英雄予以奖励的命令》《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奖励劳动英雄的命令》《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及其代表的选举办法》《关于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选举与奖励办法的决定》等文件中对劳模的表彰奖励做出规定,形成了多样化的表彰形式和奖励内容。从上述材料来看,劳模表彰的方式包括在各级大会上公开表扬劳模、在全县全乡全边区广泛宣传劳模事迹和以劳模为素材进行文艺创作等;劳模奖励的内容既有物质奖励也有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包括农业生产用具、日常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和奖金等,精神奖励一般是授予劳模劳动英雄或模范工作者的称号,再以奖章、奖状、奖旗等对其荣誉进行确立和巩固,劳模的政治地位得以外化和彰显。

(四)实现路径:以多种形式讲述劳模故事

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典型和推广典型的过程,这就要求在群众中将劳模的模范事迹、劳动态度和具体经验进行宣传,从而实现引导群众学习的目的。讲述劳模故事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式。劳模故事的讲述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载体,报刊、文艺作品和表彰大会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讲述劳模故事的主要平台和载体。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多开会,多写文章,多做演说,多打电报,人家不听也不行。”[4]734

其一,通过报刊讲述劳模故事,呈现群众性、立体化的劳模。报刊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讲述劳模故事的主阵地,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劳模和表彰劳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报刊讲述的劳模故事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劳模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的故事;二是劳模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边区生产发展的故事;三是劳模发挥桥梁作用,拥护党的领导、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故事。中国共产党讲述劳模故事的目的是引导和影响人民群众向劳模学习,因而十分注重讲述劳模成长的历程及其对边区建设的贡献,也注重呈现中国共产党与劳模之间的互动。延安《解放日报》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专门开辟了《边区生产运动》专栏,刊载了大量介绍普通群众转变为劳模的文章。如,以《纺织女英雄刘桂英怎样发展妇纺?》一文向群众展示了刘桂英从普通妇女发展为劳模的过程;在《李文焕高仲和创造了打盐奇迹》中介绍了李文焕、高仲和“打破保守习惯,发明打盐新办法”而成为劳模的过程;还有其他文章介绍了工业劳模袁广发、纺织劳模王科、模范共产党员张清益等①。总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报刊以文字、图画、图文结合等方式对劳模的事迹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对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二,通过文艺作品讲述劳模故事,刻画大众化、生活化的劳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专门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号召文艺创作者深入群众日常生活,以人民群众为主题进行创作。王式廓创作了《赵占魁组画》《改造二流子》等版画作品;夏风创作版画《劳模英雄孙万福》,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了劳模孙万福的故事,呈现了一个积极生产、乐于助人、热心集体事业的劳模形象;彦涵与曹国兴共同创作了《冯云鹏怎样安置难民》,塑造了一个好劳动、好生产、大公无私的劳模形象;鲁艺学员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了《兄妹开荒》《二流子变英雄》等经典秧歌剧;延安枣园文工团集体创作《动员起来》《治安英雄》等秧歌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②;等等。这些以劳模为主题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地向人民群众展现了劳模群体的劳动态度,成功实现了将劳模日常生活化,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

其三,通过表彰大会讲述劳模故事,展示先进性、革命性的劳模。劳模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多元参与、动态发展的过程,既需要正确的传播策略也需要有效的传播载体。劳模表彰大会之所以能够成为讲述劳模故事的平台和载体,源自劳模表彰大会内在具有的表达功能和感染功能。人民群众作为中国共产党宣传劳模的主要受众,不仅关注党和政府说什么、怎么说,也充分关注劳模群体实际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在大会的准备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首先以报纸的宣传使大会成为这一时期的焦点,把群众的目光聚焦到大会上来,再以生产展览会充分向人民群众展示边区建设的成就,让表彰大会的参与者能够全方位地融入大会之中。从各级劳模代表的选举到全边区劳模代表大会开幕再到全边区劳模代表大会闭幕,每一环节都尽可能扩大劳模的影响力、强化劳模的形象,劳模的选举和劳模表彰大会的开幕式、颁奖礼、闭幕式等都极具仪式感和感染力。如此,置身于大会之中的群众很难不被会场所渲染的氛围所感染,参与劳模表彰大会的过程也成为群众获取劳模信息、理解劳模行为、接受劳模形象的过程。经过劳模表彰大会,劳模的光辉形象得以确立和巩固。

image.png

△故宫雪景



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实践效应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13]10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劳模形象的塑造,造就了一大批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社会的劳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

(一)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充分发挥了劳模的示范作用、带头作用和桥梁作用,劳模的行为方式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念逐渐被人民群众所接受。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广大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实现了军民战时生活的基本供给,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财政困难和经济困难,也造就了一大批符合中国共产党预期的新社会的劳模和劳动者,极大地推动了边区生产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农业方面产生了以吴满有、申长林、冯云鹏、刘玉厚、张振财等为代表的农业劳模,涉及植棉、移民、水利、打盐、农业技术等方方面面,群众在劳模群体的带领下创造出了吴家枣园、白塬村、郝家桥村等模范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边区农村生活的全新图景。工业方面产生了以赵占魁、钱志道、袁广发、陈振夏等为代表的工业劳模,广大工人学习劳模们“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尤其是工业十分落后的边区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起了纺织、造纸、化学、工具、煤、瓷、印刷、被服、制鞋等工业[14],推动了边区工业的发展,解决了群众基本的生活需要,保障了抗战供给的需要。部队方面产生了张治国、段全才、王福寿等为代表的劳模以及三五九旅王福寿班、三五八旅齐耀宗班、警一旅马仁义班、警三旅张治国班等模范部队。在劳模及模范部队的影响下,部队通过生产运动基本实现了生产自给,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机关单位最早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一面抓紧开荒生产实现生产自给,一面厉行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产生了以岳恒书、高福有、陈长元等为代表的劳模,涉及生产、领导工作、炊事、运输等方面,不仅保障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供给,极大减轻了中央的财政负担,而且帮助和领导了全边区人民生产运动的开展,打破了旧社会“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不良风气。

(二)巩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塑造劳模形象的过程中坚持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劳模形象塑造的全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彰显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价值取向。通过劳模形象的塑造,人民群众逐渐认识到自身利益的维护靠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的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劳模光辉形象的影响下,边区军民的劳动积极性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通过劳动收获了物质财富和名誉奖励,翻身做了新社会的主人。这深化了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不断得到改善,如林伯渠所说:“群众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提高了生产的热忱,认识了中共的领导究竟是不同的。”[15]5111943年12月16日,陕甘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召开,代表们一致认为:“在旧社会里,咱们受苦人是被人看作牛马的,……自从共产党领导咱们闹革命,……咱们才翻了身,再不受人压迫,还做到丰衣足食,有吃有穿,现在又当了劳动英雄,处处受人尊敬。……咱们怎能不感谢共产党,八路军和边区政府呢?!咱们怎能不感谢我们劳动人民的救星毛主席和各位首长呢?!”[16]577劳模陈长安的父亲逢人就说:“我活了七十多岁,才看见有这么好的政府。”[17]4还有群众说:“八路军既能打仗,又能生产,又能与人民打成一片,从古到今那(哪)里有过这样的军队?”[17]773岁的抗属李全海说:“毛主席是中国的圣人,八路军是人民的救星。”[18]这些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成功塑造劳模形象的同时,也成功构建起了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良好政党形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坚定支持。

(三)为革命事业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劳模运动普遍开展以后,劳模不再只是群众化的英雄和领袖化的模范,更是普通群众可触及的鲜活榜样,塑造劳模形象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

在价值观念上,中国共产党通过塑造劳模形象使“劳模”逐渐发展成一种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精神象征,推动了边区生产建设的发展,也引起了全边区人民群众思想上的一次深刻革命,重塑了人民群众的英雄观和劳动观。通过塑造劳模形象,中国共产党成功消解了旧社会中英雄模范人物的疏离感并成功建构起了新社会的英雄形象,把广大劳动者塑造成了人人尊敬的劳动英雄,赋予了“劳动”和“英雄”新的时代内涵。在塑造劳模形象的过程中,“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光荣”等观念广泛传播,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和崇拜劳模、争当先进的社会氛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劳动观念的传播和发展。在1943年劳模表彰大会颁发的各种奖励中,最受劳模们珍视也是最令群众羡慕的不是奖金和生活用品等物质奖励,而是政府颁发的奖状以及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赠送的亲笔题字①。可见,经过劳模形象的塑造,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得到了转变,中国共产党改造旧思想、树立新的价值观念的重要目的得以实现。

在革命精神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劳模形象的塑造与大生产运动的互动中造就了新的劳动精神,丰富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军事打击和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各种扫荡以及各革命根据地连续的自然灾害等严重困难,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吓倒,而是号召广大军民自己动手,大生产运动随即在各革命根据地陆续展开。大生产运动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总方针,不论是党中央的领导人还是普通党员、战士和人民群众都积极投入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不仅创造、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也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既帮助党和人民战胜了各方面的严重困难,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民众在这一时期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大生产运动中的模范部队第三五九旅为例,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于1941年春进驻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到1944年,除了吃用全部自给外还实现了“耕一余一”的目标,成为大生产运动中的模范部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极为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造就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塑造劳模形象的实践中,边区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样板形象通过劳模形象和劳模故事得以广泛传播,增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吸引力,提高了人民群众参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热情,在全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这在第二届劳模表彰大会闭幕式上各区负责人的发言中有所体现。陈毅表示:“华中各根据地照着边区的方向努力,颇有成绩。在这些根据地里,人民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叫花子绝迹,土匪消减,成千成万的游民有的已经转变或者正在转变……出于向这一正确方向努力的结果,华中军民的民族气节更加发扬,战斗意识愈加坚强。”[18]刘伯承也表示:“参加大会就如上了一课,这就是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的典型示范。”[18]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带动了边区各项建设的发展,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使得更多群众相信中国共产党、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并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共产党,凝聚起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牺牲的强大力量。

image.png

△故宫雪景



结语

通过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研究,总结、汲取党对劳模形象塑造的历史经验,与时俱进推动新时代劳模形象塑造,充分发挥劳模形象塑造的功能,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对于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劳动的认识以及劳模形象塑造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就历史价值而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宝贵实践,反映了我们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鲜明态度,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开展劳模运动的实践基础;就理论价值而言,劳动创造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劳动”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就实践价值而言,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和关键所在。只有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才能不断释放劳动人民的巨大潜力,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动能。

image.png

△故宫雪景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