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之窗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键词与基本观点

时间:2023-09-27浏览: 设置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键词与基本观点


、导论

image.png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 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不只这些,还有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笫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二、科学社会主义

image.png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第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三、唯物论

image.png

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谁为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二,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人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从意识的起源来看,一方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要求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第二,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第三,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四、辩证法


image.png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科学揭示了否定的深刻内涵。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事物自我发展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有规律的过程。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

五、认识论


image.png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实现了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从真理的两重性上看,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互依存,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又是相互包含的。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之中有绝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真理的相对性表现出来,任何真理的相对性之中都包含着真理绝对性的颗粒。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永远处在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六、唯物史观

image.png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应。

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会相应的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集中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依据经济基础特别是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又称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或低级阶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七、资本主义

image.png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任何一种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发 生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根源于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来源: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